2017年5月16日,農業部印發《農膜回收行動方案》,0.01mm加厚地膜東西南北覆蓋,2020年回收利用率80%以上。
農業部近日印發了《農膜回收行動方案》
方案重點任務
1.推進地膜覆蓋減量化
加快地膜覆蓋技術適宜性評估,推進地膜覆蓋技術合理應用,降低地膜覆蓋依賴度,減少地膜用量。加強倒茬輪作制度探索,通過糧棉、菜棉輪作,減少地膜覆蓋。示范推廣膜多用、行間覆蓋等技術。
2.推進地膜產品標準化
推動地膜新標準頒布實施,地膜厚度標準由0.008mm提高到0.01mm,增加拉伸強度、斷裂伸長率,從源頭保障地膜的可回收性。配合有關部門加強監管,嚴格地膜標準執行,嚴禁生產和使用不合格地膜產品。各地推動出臺地膜地方標準,推進0.01mm以上加厚地膜應用。
3.推進地膜撿拾機械化
加快地膜回收機具的推廣應用,加大地膜回收機具補貼力度。在有條件的地區,將地膜回收作為生產程機械化的必需環節,推動組建地膜回收作業業組織,面推進機械化回收。加強地膜回收機具研發和技術集成,推動形成區域地膜機械化撿拾綜合解決方案。
4.推進地膜回收業化
研究制定地膜回收加工的稅收、用電等支持政策,扶持從事地膜回收加工的社會化服務組織和企業,推動形成回收加工體系。引導種植大戶、農民合作社、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開展地膜回收,推動地膜回收與地膜使用成本聯動,推進農業清潔生產。
方案重點工作
1.建設回收利用示范縣
在甘肅、新疆、內蒙古3個重點用膜區,以玉米、棉花、馬鈴薯3種覆膜作物為重點,選擇100個覆膜面積10萬畝以上的縣,建立以舊換新、經營主體上交、業化組織回收、加工企業回收等多種方式的回收利用機制。
2.探索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
在甘肅、新疆選擇4個縣探索建立“誰生產、誰回收”的地膜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試點,由地膜生產企業,統供膜、統鋪膜、統回收,地膜回收責任由使用者轉到生產者,農民由買產品轉為買服務,推動地膜生產企業回收廢舊地膜。
3.加強科技創新
依托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創新聯盟和農業部農膜污染防控重點實驗室,重點開展殘膜撿拾、加工利用、殘膜分離等技術和設備研發。繼續在13個省(區、市)選擇試驗示范點,開展生物可降解地膜和非降解地膜對比試驗,鼓勵科研院所和企業,加快生物可降解地膜的研發和推廣應用。
4.推動政策體系建設
推動地膜新標準、農用地膜回收利用管理辦法出臺,加強對農用地膜生產、使用、回收、再利用等環節監管。推廣甘肅、新疆“5個1”綜合治理模式。推動對符合條件的地膜回收機具敞開補貼。研究制定地膜回收加工的稅收、用電等支持政策。